最近沈迷於手工皂。
這麼說似乎不太精確,正確說法應該是我一直對手工製造的器物有某種程度的沈迷,一有機會就想自己試試看。
如同十三歲那年暑假,我偷偷買了鍋具器材,自己做起了手工蠟燭。一步一步按著書上的指示步驟,做出來的成品除了自己喜歡家人也挺滿意的,然後就被搜刮了。
但說實在的蠟燭在生活中使用範圍不大,總不可能天天燭光晚餐大停電吧?做好了只是放在那裡裝飾、慢慢耗損實在不是我的本意,在當時就想著如果能更實用多好。也在那時候發現和蠟燭性質類似的皂是另一條路,然而相較於手工蠟燭,手工皂的製作過程勢必得經手強鹼,心裡還是有那麼點怕怕的。
結果一拖下去就是事隔多年。去年底又想起這件事,猶豫著該去哪裡上課?總覺得製皂似乎還是得上個專門的課程比較好。還在煩惱的時候朋友得知這件事,告訴我她和姊姊前陣子去學了,如果有興趣我也可以一起試試、嘗試過後真的喜歡再投入也不遲,畢竟模具和材料是大坑。
那當然得去了。我們按著她上課筆記的步驟操作,雖然細節繁複,但按部就班做起來不算太難;當然在處理氫氧化鈉NaOH時必須得小心謹慎就是了,護目鏡和口罩、手套不可免,一邊聊天一邊攪皂時間也過得很快。後續色粉調色、入模也都很有趣。當天攪的皂還得要晾皂、再放上幾個月退鹼才能真的使用,於是她給了我幾顆先前他們做的、已經熟成可以使用的皂,讓我回家試用。
我就是某天洗著那塊皂的時候想,家裡的庫存快沒有了,該是時候自己做了吧。想起她姊姊提及手工皂難的是配方、製作方式有個概念即可,我在他們家做了一次算是有了初步經驗,沒有必要一定得去上課;相較之下她更推薦買書來看、研究其他人寫的配方,省下來的錢投資材料或模具更好。
然而市面上關於手工皂的書籍琳瑯滿目,該怎麼選擇才好?這第一關就卡得我有點久,我私心希望是能介紹完整詳細步驟、揭露可能遇到的狀況或問題、並提示避免問題及相關解決方法的書籍,如果還能提供實用配方就更好了。嗯,似乎是有點貪心,然而初學者需要的不就是這些嗎?進階的渲染、造型還用不上,但基礎的如何把皂做好、避免錯誤導致失敗等等,對新手來說是最重要的吧?我抱持著想找到一本入門教科書的私心,在反覆的查找資料、實際去書店翻閱比較後,最終入手的是這一本:做皂不NG!娜娜媽天然皂獨門祕技。
在熟讀這一本後,對於製皂的眉角和可能遇到的狀況大致上心裡有了個底,也對要買的器材有了更清楚的概念。一邊將感興趣的配方抄寫筆記、一邊規劃要購入的油品、器材等等,這才發現,嗯,真的是錢坑。材料和工具林林總總各花了約2200NTD,換算下來這筆錢要是拿去買做好的皂足以洗很久了。
因為訂的模具其中一款缺貨的關係,在等待的期間我也一邊找了其他的書來看。雖說在食譜、實作類的書我個人偏好紙本書,可以隨時查閱、翻找資料比較方便,然而現在的線上圖書借閱也很發達,利用圖書館電子書系統我還看了同一作者娜娜媽的另外兩本:娜娜媽的天然皂研究室、30款最想學的天然手工皂,以及目前讀到一半、另一作者撰寫的女巫阿娥的超萬能手工皂。覺得同一作者的書讀起來有一種系統性,而不同作者切入的角度不同,也能夠補強對手工皂、對油品、對調香或配方的不同知識。最重要的是,這些書中各種不同的製皂配方,都很值得作為作手工皂的參考!在初學階段熟習前人的配方,摸索出特性後,未來自己寫配方的時候會更順利吧,我是這麼想的。
就在上個週末我兵荒馬亂地作了我自己的第一鍋皂。才發現按照書裡寫的步驟作鹼液、混合油脂、打皂並不算太難,多點耐心、保持冷靜就是了。真正難的反而是入模、晾皂與脫模蓋皂章;在書裡往往兩三句帶過的最後步驟,新手其實難以抓到確切的時間點與眉角。我努力回想上次在朋友家的那些,才想到時間的掌握和初始動作都是由她開始的,我只是按著她的腳步跟上罷了。真的自己獨力實作時才驚覺,要如何抓準時機、平整均勻地入模,光是這點就需要費點心了;尤其買的模若是形狀太繁複,一個不小心倒得不平整導致缺角或凹凸,賣相就得大打折扣。而這些都是後續脫模才會發現的問題,然而也無從補救只好下次加油啦。
我決定這週末要再來攪一鍋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