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買的Kindle paperwhite開箱之前,我想說說我買過的電子書閱讀器

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是在2016/9購入,當時的時空背景是Kobo剛進台灣、還沒有引進閱讀器;而Readmoo也還沒有開發出自家mooInk的時候。買閱讀器的原因不外乎考慮眼睛健康、希望能專心讀書(若用手機或平板難免分心滑別的)、家裡實在囤太多書希望能縮減空間、想嚐鮮試試新科技,也覺得這會成為趨勢。

雖然當時在日本旅行見過實機後超級喜歡Kobo aura oneH2O,然而作為試水溫的裝置買得太貴可不行。加上還是貪心想買能通用的主機,於是還是往開放Android系統的方向找。

當時不用刷機就有原生開放系統的主機只有中國有做,於是比較之後購入了文石Boox的c67ml carta,含運大約3200TWD。缺點在於購買比較麻煩、做工普通,本體的擬膚材質容易被保護殼套刮傷、原廠保護殼不佳,要找到其他適合的保護殼套比較困難。就這點來看,Kindle堪稱電子書閱讀器界的蘋果,走到哪都可以買到相對應的周邊。後來查到c67ml carta和Kindle某一代的尺寸接近,才終於買到堪用的保護殼。

開放系統是它最大的優點。可以下載各家APP,不管是 KoboKindleReadmooBook Walker都相容,在接觸電子書初期、還不確定自己偏好哪一間的讀物時很好用;若是閱讀喜好多元的也能兼顧各家平台,是初學者或不想花太多錢購買硬體裝置時的好朋友

在使用上的缺點則不外乎記憶體太少,記憶體容量僅512MB,下載的APP數量一多跑起來會很慢;連WIFI期間掉電量很快,需要充電的次數較多。其他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則是有些平台的APP是寫給普通Android手機/平板使用,因此在黑白畫面上的呈現度不佳。比較顯著的例子是Readmoo在自家mooInk的表現上明顯強過c67ml carta,有另外優化真的有差。

除了運行速度較慢、需要較頻繁充電外沒什麼大問題,它依舊是我最常使用的一台電子書閱讀器,長途旅行只帶一台的時候也會優先選它。後來新買的mooInk反而只有在閱讀Readmoo的書時才會用到,其他時候看KoboBook Walker或其他APP時都是以Boox為主。之前朋友還基於好奇跟我借了它來看漫畫APP,黑白色調的漫畫出乎意料適合用閱讀器來讀,不過漫畫閱讀一頁的速度會比一般書籍快些,這種時候就會覺得翻頁速度跟不上讀的速度了。這也沒辦法,翻頁速度一直都是電子紙的硬傷。

一直到購買它的三年後、2019/7的現在,它還是穩穩妥妥地服役中。雖然出產的年代比較久、記憶體太少已不適合作為初入門者的第一選擇;在今天來看若要買新款的通用型電子書閱讀器,同樣文石出產、六吋、RAM提高到2GB的後繼機種POKE pro單機要價999RMB,除了RAM從512MB提升到2GB、解析度從212dpi升級成300dpi,以及Android系統由4.2升到6.0外,沒有太多變化。

就這點看來,c67ml carta的CP值實在頗高,也是因為它的關係我還遲遲找不到藉口購入Kobo的新機種。畢竟多數Kobo的書都是在Boox上面讀的,它也是我的電子書啟蒙,何況用了這麼多年即使隨意對待它仍是初識時的模樣,說起來也挺堅固了。

至於明明很少用、螢幕卻不知何時出現一條黑線的嬌貴mooInk則是另一段故事啦。

給我回應: